此外,汉族的文化和思想名著还被译成哈萨克、维吾尔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字。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,鲁迅的《阿Q正传》、毛泽东的《论持久战》等,就曾被译成哈萨克文,对哈萨克知识分子产生了积极影响。[49]
民国时期,不仅少数民族中的知识分子阶层,一般少数民族人民对汉文化的了解也较以前增多了。在原西康地区(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)就有不少手工业者和民间艺人,能说全本《水浒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和《七侠五义》等作品,在安多地区(今甘肃、青海一带藏区)也有专门讲唱“甲惹卜”的民间艺人,“甲惹卜”即“汉族历史”或“汉族故事”之意。
通过与汉人和汉族文化的接触,少数民族从中吸收了一些新的文化内容,促使自身的文化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。如此期壮族戏曲的发展,从内容到形式就都受到汉族戏曲的影响。
南路壮剧民初时演变为马隘土戏,方言白多用壮语,韵白则多用汉语,服饰和乐器等虽作了一些民族特色的改革(如文生不戴公子巾,而以布巾包头,乐器增加了民族乐器马骨胡、葫芦胡等),但仍保留了明显的汉族戏曲因素。北路壮剧在蒙古年间大受粤剧影响,该剧原无武打,后来也从粤剧中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