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承认天的存在,然而他毕生所追求的,却是在努力人事的基础上听诸天命,争取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社会现实。孔子一方面认为“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”,“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”;另一方面又主张“不怨天,不尤人”、“敬鬼神而远之”,这说明他思想深处是轻天命而重人事的。孔子是现实主义者,他一生忙忙碌碌,为争取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奔波。他教导学生的言论很多,但“不语怪力乱神”,也从不回答诸如天是物质自身的力量还是物质以外精神力量的问题。孔子主张“中庸”,说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”[3]“中庸”是中正、中和、不偏不倚、无过无不及的意思。它的理论基点是维护矛盾的同一性,维护双方的均衡,防止矛盾的转化。这种注意事物的规定性和发展平衡性的思维方法,包含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,但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弱点。因为它强调执中调和,排斥了矛盾双方的斗争和转化,否认打破平衡实现飞跃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,极容易转向折中主义,也极容易造成人们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不良心态。孔子认为矛盾暴露即是事物存在的危机,因而他主张“攻乎异端”而调和矛盾,这在大变动大动荡的春秋时代是不能实现的。他周游列国兜售其政治主张,四处碰壁,断粮饿饭,跟这种调和思想不被接纳很有关系。
相关影视:三年片在线爱奇艺电影超燃台词合集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