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礼传家,是孔氏族人历代秉承的本族文化传统。他们在宗族内部一贯重视对子孙进行文化与道德并重的教育。
孔子讲学图清
此图表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情景。图中孔子端坐讲授,弟子们在周围恭敬地聆听。作品因是宫廷绘画,所以特别讲求用色和整体结构。
四、孔姓名人
1.儒家创始人孔子
孔子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,曾在鲁国任委吏、乘田等小吏。30岁左右,孔子成为知名的学者,奉诏开始办私学,广收门徒。公元前515年,答齐宣王问政时提出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的主张,未得重用。公元前500年左右,孔子开始为推行其政治思想奔走各国,备受冷遇。公元前484年,孔子返回鲁国,晚年一直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,整理古代文化典籍。公元前479年病故。
孔门弟子守丧明
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他以仁爱、礼义为本,建立了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学派。孔子提出“克己复礼为仁,一曰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”。“仁”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和主导精神,体现在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。孔子又提出“仁者爱人”,仁者要对世人有同情心,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。孔子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,他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有德之人,主要在自己的主观努力,为人应该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自己有德行,就不必担心别人是否赏识和理解自己。君子要安贫乐道,舍生取义。孔子还提倡自我反省式的修身养性之法。